一新闻资讯一
NEWS CENTER




目前常见的屋顶类型有以下三种:混凝土屋顶、彩钢板屋顶、磁瓦屋顶结构。

分布式光伏发电业主补贴收益分为三个部分:a.国家补贴;b.自发自用抵消的用电费用;c. 脱硫燃煤收购电价。

户用电站电系统并入电网的方式具体分为全部自发自用(所发电量全部供给自己的负载)、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优先供给自己负载,多余电量并入国家电网)、全额上网(所发电量全部并入国家电网)三种。

根据并网模式不同,收益计算方法如下:

自发自用的补贴收益为:居民用电价格(省下来的电费)+国家补贴(0.37元/度)+省补、市补、县补。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补贴收益为:卖给国家电网的价格(按照各地脱硫煤电价)+国家补贴(0.37元/度)+省补、市补、县补

以福建省为例,2017年7月1日起,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为0.3932元/千瓦时(含税)。全额上网补贴收益为:标杆电价+省补、市补、县补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执行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政策。

以福建省为例,2018年新建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含税)。

补贴方式:户用光伏电站业主的补贴款由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支付,并由电网企业转付。所以补贴收益由电网转给业主,具体方式各地略有区别。一般情况下电网会记录业主的银行卡号,定期往银行卡里发放补贴,一个月发放一次。

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发电量的估算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是根据光产生伏打效应原理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无污染、无辐射,逆变器、配电柜等电子器件都通过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所以对人体没有危害。

直接影响家庭光伏发电量的因素是辐照强度,日照时长以及太阳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冬天辐照强度会弱,日照时长会短,发电量较夏天会少。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只要电网有电,家庭负载就不会出现电力不足和断电的情况。

常规清洗可分为普通清扫和冲洗清洁。     

普通清扫,用干燥的小扫把或抹布将组件表面的附着物如干燥浮灰、树叶等扫掉。对于紧附于玻璃上面的硬性异物如泥土、鸟粪、粘稠物体,则可用稍硬刮板或纱布进行刮擦处理,但需注意不能使用硬性材料来刮擦,防止破坏玻璃表面。以清扫效果来看是否要进行冲洗清洁。     

冲洗清洁,对于紧密附着在玻璃上的有染色物质如鸟粪的残余物、植物汁液等或者湿土等无法清扫掉的物体时,则需要通过清洗来处理。清洗过程一般使用清水,配合柔性毛刷来进行清除。如遇到油性污物等,可用洗洁精或肥皂水等对污染区域进行单独清洗。

正常来说家庭户用光伏系统都有防雷措施。

目前光伏组件基本采用镀膜玻璃,反光的影响很小。

家庭安装户用光伏一般没有条件限制

1,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或乡镇及上级政府出具的房屋使用证明)。

3,对于公共屋顶光伏项目,还需提供物业、业主委员会或同一楼宇内全体业主的同意建设证明以及建筑物、设施的使用或租用协议。

4,对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还需提供项目业主和电能使用方签订的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协议。

5,如为代办情况,还需项目业主出具《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授权委托书》。

6,银行卡复印件(需与项目投资方一致,注明开户银行具体网络点名称)。

7,用户电能表照片(表号清晰)、光伏安装的全景照片。


阴雨天气户用光伏也是会正常发电,但是效果不太好。如果是阴天,发电量大约只有晴天的20%左右。影响光伏发电效果和日照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避免在高温和强烈光照下擦拭组件对人身的电击伤害以及可能对组件的破坏,建议在早晨或者下午较晚的时候进行组件清洁工作。

户用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是独立的电源,如果电网断电,就自动停止输出,但是系统还在继续发电,这对电网检修人员是很危险的,所以并网逆变器基本都有防孤岛功能,就是电网停电,并网逆变器检测到,也自动停跳,自动关机保护,所以并网发电的电网停电时光伏发电也停止了,但现在即使是农村停电的时候也少。

户用光伏发电基本配置为: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支架、电缆及安装配件等。大型电站还需要变压器、配电柜等其他辅助设备。

几乎没有影响。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较小,对家庭电影影响的影响几乎没有感觉。而且户用光伏组件中的逆变器就是起到将光伏电池发的直流低电压转换为220V民用电,而我们的光伏专用逆变器本身就具有智能调节电压的功能,所以光伏电使用起来同电网电没有区别,不会影响家用电器的使用。

一般的户用光伏组件寿命在25年左右,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时长也会更长。关于后期维护也不会太麻烦,每个月清洗一次即可

分布式光伏发电包括并网型、离网型及多能互补微网等应用形式,并网型分布式发电多应用于用户附近,一般与中、低压配电网并网运行,自发自用,不能发电或电力不足时从电网上购电,电力多余时向网上售电。离网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多应用于边远地区和海岛地区,它不与大电网连接,利用自身的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直接向负荷供电。分布式光伏系统还可以与其它发电方式组成多能互补微电系统,如水、风、光等,既可以作为微电网独立运行,也可以并入电网联网运行。

1839年,19岁的法国贝克勒尔做物理实验时,发现在导电液中的两种金属电极用光照射时电流会加强,从而发现了“光生伏打效应”。1930年,郞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

1932年奥杜博特和斯托拉制成第一块“硫化镉”太阳能电池。

1941年奥杜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54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恰宾、富勒和皮尔松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同年威克首次发现了砷化镍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镍博膜,制成了太阳能电池,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由此诞生并发展起来。


光伏电池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它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是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单元,光伏电池特有的电特性是借助与在晶体硅中掺入某些元素(例如磷或硼等),从而在材料的分子电荷里造成永久的不平衡,形成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内可以产生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并积累,从而在其两端闭合时便产生电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